爱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育 > 幼儿园教育 > 新生入园,揭开孩子依恋物的秘密

新生入园,揭开孩子依恋物的秘密

2022-08-26 21:06幼儿园教育
关键字: 幼儿园 入园 恋物
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园,会发现好多初入园的孩子会抱着自己特别依恋的玩具或物品上幼儿园。这些在成人眼中很不起眼的东西却常常有它独特的魅力,它们能带给孩子安全感、舒适感,还能有…

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园,会发现好多初入园的孩子会抱着自己特别依恋的玩具或物品上幼儿园。这些在成人眼中很不起眼的东西却常常有它独特的“魅力”,它们能带给孩子安全感、舒适感,还能有效的缓解孩子紧张焦虑的情绪。作为教师更要理解孩子的这一行为。

新生入园,揭开孩子依恋物的秘密

怎样看待孩子们的“依恋物”?

幼儿入园带的“依恋物”又称“慰藉物”,是孩子依恋或偏好的物品,一般是可以吸吮或触摸的,是孩子寻求心理安慰,借以减轻或消除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平息不快和激动情绪的物品。这些安慰物可以是一个枕头,也可以是一个毛绒玩具。

依恋物通常有以下特点:

每天都离不开,随时都要带着它;

不论吃喝拉撒睡玩都与之形影不离;

无论“依恋物”多么破旧不堪,孩子也拒绝更换,即使是完全一样的物品;

孩子对“依恋物”有抚摸、吸吮、闻气味等亲密接触行为;

幼儿的“依恋物”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玩具、一个枕头,而是适应新环境的情感支持!是他们适应陌生环境的情感拐杖!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依恋物,但对需要依恋物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成人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是如此的弱小,感觉新环境的不安全,所以依恋物对初入园的幼儿来说是如此的重要。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了七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只有在前层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发展下一层的需要。

初入园幼儿在幼儿园产生恋物行为的背景首先是孩子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时就缺失了安全感,考虑0-3岁幼儿的物体恒存性,可见,其实每个孩子都具有恋物这一行为,只是在离开熟悉的抚养人,到一个陌生环境时,每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不一样而已。所以说,恋物行为对小班孩子而言,是个过渡环节,是在已知和未知间建立起联系,满足探索需要和安抚自身情绪、欲望的前提,是在帮助他们建立同伴关系,得到同伴支持后,进而满足团队归属感的途径。它让幼儿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地由对家庭的依恋转化到对物品的依恋,再由物品的依恋转化为对幼儿园的依恋。它让孩子的需要层次一步步提高,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状态。

那么,对幼儿的“依恋物”现象,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首先,我们应认识到“依恋物”是幼儿在环境变化时应付情绪危机的安慰物。幼儿在幼年时期,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很不成熟,对成人有着强烈的依恋情绪。当环境发生变化迫使他们不得不依靠自己时,他们会感到某种程度的恐惧和迷惑,因此会借助“依恋物”帮助自己度过难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适度依赖依恋物有其积极的一面。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依恋物”的依赖程度有增无减,达到不可分离的地步,甚至出现一些偏执行为时,那就需要找出导致其对“依恋物”过度依赖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其逐步改变对“依恋物”的依赖。

怎样减轻幼儿对“依恋物”的过度依赖呢?

通常这些孩子只有抓着或抱着依恋物才能安静或进餐、睡觉等,教师要理解幼儿这一行为,只要对安全和卫生无碍,教师就不必过分关注和强化孩子这一行为,也不要急于用粗暴的方法强制性地要求他们改掉这一习惯,以防产生新的问题,建议教师用以下方式帮助幼儿逐渐摆脱“依恋物”。

1、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温暖、宽松、和谐的氛围,给孩子以安全感、信赖感,并在孩子需要依恋物时有意识的通过讲故事、玩玩具等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游戏,让孩子看有趣的动画片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减低其对某一物品的关注程度。

2、教师可以利用孩子较喜欢的故事或动画角色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巧妙地将孩子的依恋物“借走”,当然时间长短应视孩子的情绪状况而定。

3、对依恋物过度依恋的幼儿,父母因平时工作都很忙,无暇顾及孩子,使得孩子早期生活中对父母的正常依恋无法得到满足。情感的缺失使这些孩子对陌生的环境产生本能的焦虑,转而从物品上寻求安全感。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应建议家长平时多关心他们,每天尽可能多的抽时间陪伴孩子,给他情感上的温暖,以满足孩子情感上、心理上的需求,使其对父母的依恋得到适度的满足。

4、教师平时要善于发现孩子行为上的细小变化,一旦发现孩子不依恋某一物品,要及时鼓励和表扬,教师还要提醒家长切不可为了不让孩子再依恋某物,想方设法购买其他玩具或物品作为替代,因为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情感需求,反而在不经意间帮助孩子寻找到了新的依恋物。

5、教师要善于用榜样学习法。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也是矫正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模仿或真实的场景来引导幼儿学习或模仿同伴的良好行为,从而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如:结构游戏时,A幼儿向教师要小熊。

老师:咱们班你最喜欢谁?

A幼儿:我喜欢B。

老师:你看他正在干什么呢?

A幼儿:他在摆积木。

老师:他有没有要小熊?

A幼儿:没有!

老师:我们A也很棒,是不是也可以不要小熊呢?

A幼儿点头,最后高兴地跑向同伴那里玩积木去了。

6、让过度依恋的幼儿树立集体归属感。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他们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的、多姿多彩的环境,让幼儿感受集体的温暖,让幼儿产生集体的归属感,让他有可以选择的东西,那他就会对多种事物感兴趣,自然也不会专注于一件物品了,而主动融入到集体之中。

爱宝贝网QQ交流群

78214978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爱宝贝网 © 2018-2023 www.2baobei.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