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早教 > 智力开发 > 好书推荐 > 司马迁《史记》简介推荐理由、读后感(2)

司马迁《史记》简介推荐理由、读后感(2)

2020-04-14 11:45好书推荐
司马迁《史记》简介推荐理由、读后感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

司马迁《史记》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叫《史记》的书。

  《史记》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圣”司马迁的著作,记载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中国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历史,为“二十四史”之首。

  我十分佩服司马迁在史书著作上的创新方式,“二十四史”中大多是使用编年体。以时间顺序写历史,而《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主,并吸收了编年、纪事等体裁的长处,创造了历史书籍的纪传体的新体裁。其它史书记载的历史都很短,就是著名的《资治通鉴》,也只是记载了从战国至五代十国的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史记》却记载了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是“二十四史”中记载年代最长的史书。

  我更佩服司马迁那种绝不违背真理的不屈精神。司马迁虽然是朝廷的史官,但在《史记》中却并不体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意志,司马迁写《史记》秉笔直书,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在某些方面,敢于批评朝廷,这是封建统治者所不能允许的。他在《史记》中直言不讳地记载了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行为,惹恼了汉武帝。而当时正好发生了李陵兵败投降事件,李陵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了汉武帝,便把他投下监狱处以宫刑。宫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自杀,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毅然选择了宫刑。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最终完成了《史记》。

  《史记》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秦始皇本纪》。我觉得秦始皇做出的最大贡献是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等,为中华文明的强盛打下了基础。但他也非常残暴,焚书坑儒、废黜百家,修皇陵,活埋了上万人,是个残虐的暴君,因此秦朝才短短十五年便灭亡了。

  《史记》这本书是司马迁在巨大耻辱下写成的著名史书。让我明白了许多治国的道理,治国不能太残暴,但也不能偷懒放松。我要读更多的好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开创一个繁荣、富强的新时代。

司马迁《史记》读后感

  最近读了《史记》这本书,我们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国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了大量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自己的笔墨,为后世的人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夺目的画面。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无法超越也难以企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这部史学著作就是《史记》。《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传统国学精品中,唯有《史记》是无以伦比的“百科全书”。 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这部巨著是对历史发展的深刻总结。他发表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独到见解,同时又对矛盾现实给予了有力批判。这样一部既具中史学价值又具文学价值的著作的成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文学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见识,而且通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此,两千多年来,《史记》不仅是历史学家的学习典范,而且也是文学家学习的典范。鲁迅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在文学上最伟大的成就是它那形神兼备、跃然纸上的人物描述,开拓了我国传记文学作品的先河。它的成功在于采用文学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其所记载的人物形形色色,众态纷呈;其所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司马迁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将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将人物置于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中去描写;二是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写人;三是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四是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五、运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司马迁《史记》经典语录

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

2、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司马迁《史记》

3、顺 不妄喜;逆 不遑馁;安 不奢逸;危 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司马迁《史记》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

5、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

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胜《史记》

8、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司马迁《史记》

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司马迁《史记》

10、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1、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司马迁《史记》

12、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司马迁《史记》

13、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司马迁《史记》

14、太史公自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司马迁《史记》

15、商君列传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司马迁《史记》

16、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

17、李将军列传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

18、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 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 韩信 。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司马迁《史记》

19、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迁《史记》

20、虽被万戮,岂有悔哉!——司马迁《史记》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22、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史记》

23、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

24、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司马迁《史记》

25、管晏列传: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司马迁《史记》

26、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史记》

2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史记》

28、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司马迁《史记》

29、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30、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司马迁《史记》

31、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史记》

32、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司马迁《史记》

33、高祖本纪: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

34、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长久处于卑贱的地位,贫穷的境地,反而讥讽富贵,厌恶禄利,以自托于无为来自我安慰和解脱,不过是无能而已,决非志士应有的情怀.——司马迁《史记》

35、‘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史记》

36、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司马迁《史记》

37、聪以知远,明以察微——司马迁《史记》

38、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
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
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史记》

39、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司马迁《史记》

40、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

41、刺客列传:天雨粟,马生角——司马迁《史记》

42、寇可为,我亦可往!——司马迁《史记》

43、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44、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司马迁《史记》

45、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司马迁《史记》

46、魏文王问扁鹊
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王曰:“可得闻邪?”
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史记》

47、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史记》

48、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司马迁评韩信)——司马迁《史记》

49、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史记》

50、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司马迁《史记》

51、子弱母壮,朝纲必乱!——刘彻《史记》

52、法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史记》

53、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司马迁《史记》

54、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司马迁《史记》

5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司马迁《史记》

56、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史记》

57、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史记》

58、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司马迁《史记》

5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史记》

60、民不知君,何以得国——司马迁《史记》

61、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处耳!’——司马迁《史记》

62、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顺祀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有刑罚之辟,有攻伐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命,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有不至,则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司马迁《史记》

63、(吴)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史记》

64、韦编三绝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

65、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司马迁《史记》

66、非尽族是,天下不安。——司马迁《史记》

67、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日伐,积曰日阅。——司马迁《史记》

68、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商汤《史记》

69、白首如新,倾盖如故《史记》

70、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其一人——司马迁《史记》

71、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

72、孔子曰:“言尔志。“蒧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尔叹曰:“吾与蒧也!”《史记》

7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司马迁《史记》

74、疑事无名,疑行无功——司马迁《史记》

75、优孟马谏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黙,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髃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史记》

76、世间熙熙,皆为利来,世间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史记》

77、倒行逆施
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史记》

78、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司马迁《史记》

79、宋均立德,猛虎渡河。卓茂行化,蝗不入境。《史记》

80、《史记》卷一零九《李将军传》太史公曰:“李将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司马迁《史记》

81、白首如新,倾盖如故,何也,知与不知也。《史记》

82、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史记》

83、鸡鸣狗盗
齐闵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
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
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史记》

84、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司马迁《史记》

85、倾车如故,滑盖如新《史记》

86、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史记》

87、帝尧者,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太史公《史记》

88、岩穴之士取舍有时若此,类名湮没而不称,悲夫!——司马迁《史记》

89、时搏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史记》

90、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司马迁《史记》

91、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司马迁《史记》
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氏,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司马迁《史记》

92、有白头如新,有倾盖如故。《史记》

93、王未有礼而杀张仪,秦必大怒攻楚,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司马迁《史记》

94、鸿鹄焉知燕雀之志。——陈涉《史记》

95、举世混浊,何不逐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史记》

96、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襃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司马迁《史记》

97、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

98、如日之照临,人咸依就之,若葵藿倾心以向日也《史记》
爱宝贝网QQ交流群

78214978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爱宝贝网 © 2018-2023 www.2baobei.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