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宝贝网,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宝贝网→

宝贝网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早教 > 智力开发 > 诗词大全 > 咏怀古迹五首杜甫带拼音

咏怀古迹五首杜甫带拼音

2018-12-18 10:54诗词大全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全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

咏怀古迹五首杜甫带拼音

咏怀古迹其一全文带拼音

dù fǔ

杜甫

zhī lí dōng běi fēng chén jì ,piāo bó xī nán tiān dì jiān 。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sān xiá lóu tái yān rì yuè ,wǔ xī yī fú gòng yún shān 。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jié hú shì zhǔ zhōng wú lài ,cí kè āi shí qiě wèi hái 。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yǔ xìn píng shēng zuì xiāo sè ,mù nián shī fù dòng jiāng guān 。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咏怀古迹其一全文翻译(意思):

  在长安的东北方发生了战争,使国家处在支离破碎的境地;

  而我又辗转入蜀,更是居无定处的在漂泊,想为国家做出一份功劳,也归于无望。

  我在三峡的楼台,留滞了不少日月;

  在湘贵交界,与五溪夷人共处一起。

  羯胡之人事主多变,终究不可信赖;

  词客常忧乱伤时,我仍然流落外地。

  抚今追惜,庾信的一生最萧条索寞;

  他晚年的诗斌,惊动江关传之千里。

  咏怀古迹其一字词句解释(意思):

  支离:流离。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羯胡:指安禄山。

  庾信:梁朝诗人。

  咏怀古迹其一赏析(全文鉴赏):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咏怀古迹五首杜甫带拼音

咏怀古迹其二全文带拼音

dù fǔ

杜甫

yáo luò shēn zhī sòng yù bēi ,fēng liú rú yǎ yì wú shī 。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chàng wàng qiān qiū yī sǎ lèi ,xiāo tiáo yì dài bú tóng shí 。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jiāng shān gù zhái kōng wén zǎo ,yún yǔ huāng tái qǐ mèng sī 。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zuì shì chǔ gōng jù mǐn miè ,zhōu rén zhǐ diǎn dào jīn yí 。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其二全文翻译(意思):

  默诵草木摇落深知宋玉为何悲秋;

  他学问渊博文辞精采算是我老师。

  相隔千秋追怀怅望叫人不免流涕;

  索寞萧条我和他相似却生非同时。

  江山犹在故宅仍存只有文采空留;

  他的云雨楼台岂是说梦而无讽意?

  最可感慨的是当年楚宫早已泯灭;

  至今船夫还带疑地指点这些古迹。

  咏怀古迹其二字词句解释(意思):

  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和学问。

  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

  最后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

  咏怀古迹其二赏析(全文鉴赏):

  这是推崇宋玉的诗。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后半则为其身后索寞鸣不平。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发人深省。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舟人指点的情景,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有人认为,杜甫之“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这种说法自有见地。

咏怀古迹五首杜甫带拼音

咏怀古迹其三全文带拼音

dù fǔ

杜甫

qún shān wàn hè fù jīng mén ,shēng zhǎng míng fēi shàng yǒu cūn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yī qù zǐ tái lián shuò mò ,dú liú qīng zhǒng xiàng huáng hūn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huà tú xǐng shí chūn fēng miàn ,huán pèi kōng guī yè yuè hún 。

画图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qiān zǎi pí pá zuò hú yǔ ,fēn míng yuàn hèn qǔ zhōng lùn 。

千载琵琶作胡语,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其三全文翻译(意思):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

  此地还遗留明妃生活在的山村。

  她一别汉宫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

  只有昭君的魂能够月夜归来。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

  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怨恨。

  咏怀古迹其三字词句解释(意思):

  明妃:指王昭君,名嫱(音qiáng)。

  去:离开。

  朔漠:北方大沙漠。

  省:曾经。

  环珮:妇女戴的装饰物。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全文鉴赏):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这是《咏怀古迹五首》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此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亦与此意相接近。究竟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和中心才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想到这里,这句诗自然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

  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

  化作此花幽独。

  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

  话又回到此诗开头两句上了。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是值得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的。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说明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的确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爱宝贝网QQ交流群

782149782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宝贝网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宝贝网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爱宝贝网 © 2018-2023 www.2baobei.com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